“探索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教学成果培育路径” 教育教学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4-01-12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教育教学水平,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成果的培育和产出,我院特别邀请了南开大学的李霞教授做主讲嘉宾,于1月10日下午13:30在理工馆209会议室举办了第九期教育教学系列研讨会,探讨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的基本类型及其培育路径。教师发展中心隋延力主任,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滕建辉以及各院系教师参与了此次研讨。研讨会由滕建辉院长主持。

李霞教授首先向与会教师介绍了南开有效教学团队(NKET)及其团队所取得的成就,然后详细梳理了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相关类型,包括高等教育(本科、研究生)教学成果奖;课程建设(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典型课程);教学团队(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虚拟教研室);教学名师(校级、省部级、国家级);教学比赛(教学创新大赛、青教赛、教学基本功大赛)、教材建设、学生成绩及社会反馈、社会影响和新闻报道,帮助老师建立系统的教学成果认知体系。然后,李霞老师结合实例生动地阐释了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培育框架:解决了什么教育教学问题,一定要找到真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一把钥匙一把锁,要明确解决方法和路径;解决问题的效果如何,一定要将其与问题形成证据链;该解决方案的推广和辐射如何,要考虑对外部的影响;教学成果简介,阐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效果如何。随后,李老师从组织、空间、教育者、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教育目标、评价体系七个方面给了老师如何观察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李老师通过互动,启发与会老师思考“以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驱动高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中的关键词,鼓励老师一定要注重个人“教学能力”,明确学生“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探索。最后,李老师将“Who dares to teach must never cease to learn”送给与会老师,鼓励大家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

在研讨交流环节,与会老师结合自己的专业与实践教学教研中的困惑积极提问,李老师深入浅出、结合实例,给出了明确和详细的解答。外语学院高子琳提出了应如何了解学生学情的问题。李老师指出,要想了解学生的情况,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阅读文献,借鉴经验。二是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问题的设置。外语学院孔令蕾老师想了解一流课程的五个类型的侧重点。李老师用简洁的语言十分到位地解释了这五个类型。她指出线上课程是大家、大咖的典型课程,旨在实现教学资源平衡;线下课程强调使用新技术、新内容、新设备;线上线下混合课程重在翻转和重构;虚拟仿真要解决现实中无法仿制的急难险重问题;劳动实践需要重视高阶性、创新度和挑战性。针对外语学院李慧卓老师提出的如何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教学方案调整的问题,李老师认为要根据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调整。李老师认为,不谈人才培养目标而大谈教学设计是不可取的,要找到学生的真问题,解决学生的真问题。智能制造学院的王建亮老师结合当前形势需要提出问题:应如何将英语与各学科相结合。李老师认为这个问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科技不断发展和进步,这对很多领域的从业人员来说既是暖春亦是寒冬。李老师以外语教师为例,指出随着Chat GDP不断更新,外语学习者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打破学科壁垒,开拓发展领域,做好符合时代需要的教育教学创新。

隋主任做了总结发言。她认为李霞老师的研讨主题为我院老师所需所想,切实地解答了老师们在教学成果培育方面的疑惑。李老师有见解,有格局,有站位,讲解生动、深入浅出,十分精准地化解了与会教师的很多知识盲点,启发性极强。与会教师们表示,一定会认真学习李老师的丰富经验,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反思,乐于分享,努力提升教学能力,促进成果输出,进而有效驱动实现我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